《一次搞懂錄音設備有哪些!錄音介面、監聽耳機、監聽喇叭、USB麥克風、電容麥克風、麥克風架、防噴罩、麥克風遮罩》
哈囉大家好我是SV的謝富安Chef One,上一篇講完了電腦及軟體DAW,這次要來跟大家介紹最核心同時也是最複雜的部分──「錄音設備」。在開始講解錄音設備以前,先來簡介一下錄音流程。
《錄音流程》
首先你會戴著封閉式的監聽耳機,耳機會播著伴奏,切記不要用開放式的,因為伴奏就有可能被麥克風錄到,聲音就會不乾淨。接著開始演唱,會有一隻電容式麥克風或動圈式麥克風把聲音錄進去,錄進去的聲音會通過錄音介面把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經由USB或是Type-C傳進電腦的錄音軟體(DAW)。經過無數個take後錄音完成了,我們就會經由音色無渲染、可以清楚聽到各個頻率波段的監聽耳機或監聽喇叭來進行後製混音。另外有一種麥克風叫做USB麥克風,它是一種有內建晶片的麥克風,該晶片可以取代錄音介面的功能,所以「USB麥克風=麥克風+錄音介面」──以上就是簡易的錄音流程。
※示意圖品項:監聽耳機│鐵三角M50X、電容式麥克風│RODE NT-2A、動圈式麥克風│SHURE SM7B、錄音介面│RODE AI-1、監聽喇叭│YAMAHA HS5
這邊有個觀念就是:麥克風、錄音介面、監聽設備、音場的等級必須一致,如果有任何一個特別高,也只是浪費。打個比方就是:假設你的麥克風音質非常好,但是錄音介面做轉化的時候處理得很爛,等於浪費了麥克風;或是你的麥克風、錄音介面都很好,音場很差,反而收進一堆噪音,也是白費。結論就是—這是個坑啊!要升級建議一起升級!
接下來我們就依序來簡單介紹一下所有的錄音設備。首先是麥克風:
《麥克風介紹─原理觀念》
一般來說麥克風的接頭分為XLR以及USB兩種:XLR的麥克風要輸入電腦必須要有一個錄音介面把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經過USB或type-C傳輸到電腦;而USB麥克風就是有內建轉換器的麥克風,可以直接插上電腦使用,不過就無法接到混音器於舞台上使用。
但是大部分的USB動圈麥克風都會做雙用,同時有XLR與USB接頭,像是「鐵三角ATR2100x」或是「SHURE MV7」都是這樣的麥克風。USB麥克風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價格從$1,500到$11,000都有,攜帶方便可以走到哪錄到哪。缺點就是一台電腦就只能接一隻USB麥克風,所以無法支援多軌錄音,而滿多樂器的收音都會需要用到多軌錄音的;再來就是音質上限,跟幾十萬的麥克風還是沒辦法比啊!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USB麥克風,可以看這篇文章。
不管是XLR或是USB麥克風,依照收音原理的不同又分為電容式以及動圈式的,這兩者除了造型不一樣以外,主要差別在於收音的原理以及收音的特性。
動圈麥克風:
它的原理是人發出聲音後,聲波傳進麥克風由振膜感受到震動,再傳遞到裡面的線圈,線圈就會在磁場中移動,就會產生電流─這個作用就是「電磁感應」,把聲音訊號轉變為電能訊號。
電容麥克風:
其實原理非常類似,差別就是把線圈換成了電容,聲音的震動改變兩片電容之間的距離,產生電壓變化來記錄聲音。電容顧名思義是「電的容器」,既然是容器就要有人供電,相信有人聽過48V的「幻象電源」,就是用來提供電容的直流電壓。至於幻象電源的原理,因為比較複雜一點,有興趣的人再自己Google,這邊就不多做解釋了,不然文章就會落落長啦~
─
解釋完原理,來講一下他們的差別吧:
電容麥克風收音比較靈敏,很多聲音的細節都收得進去,動圈則相對沒這麼靈敏。電容的收音範圍比較廣,而動圈通常具有較窄的指向性,也就是只有麥克風前方比較收的到音。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想:那誰要買動圈啊,當然是買電容啊!
錯錯錯,舞台上如果你用電容麥克風,通常就會feeeeeee到一個不行,它叫做「feedback」。起因是收音範圍太廣,麥克風收進去的聲音經由音響又放出來,又被麥克風收進去,又放出來─最終造成了短路。
※所以宅錄用的麥克風在選購的時候,通常會建議你買電容式麥克風,除了以下兩種情形:
1. 想要同時可以錄音又可以上台表演使用。
2. 錄音環境真的噪音太多很難隔音。
大家如果想知道自己家裡的環境是否能夠用電容式麥克風,可以下載一個叫做「分貝計」的APP,測量看看自己房間的分貝數。
#這邊提供一個實驗結果給大家參考:使用價值$9,500的Warm Audio WA-47jr電容式麥克風,在45分貝左右的環境下錄音,雜音算是可以接受的。當然這是以宅錄的標準,如果是要做上架的專輯真的會需要30分貝以下的低噪音。
※關於麥克風的聲音大概有三個觀念大家可以記住:
1. 在不同區間算是一分錢一分貨:大致上從入門開始,4000、1萬、2萬各是一個門檻。想知道有哪些推薦的知名品項可以看這篇文章。
2. 在同一區間的麥克風,每支的收音個性都不太一樣:有些高頻多一點、有些低頻多一點,不一定越貴越好,重點是要找到適合你的。
3. 唱得好比Mic好更重要:像以下這個影片就是用iphone內建麥克風直接錄的,我是建議大家如果只是入門的話,1萬左右的麥克風就可以錄出很不錯的音質了!